
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条件的时候不讲究,这一条是很容易做到的;但有条件讲究时却不讲究,这一条很少有人能做到。而我们身为共产党员,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!”
工作人员也回忆说:“主席是十分节俭的,他还有个奇怪的原则,一生绝不碰三种东西。”那么,这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呢?毛主席为何一生从不碰呢?
不碰软床
不管是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,还是和平发展的时期,毛主席始终贯彻“勤俭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原则,并从自身做起。
在红军转战陕北期间,有一天毛主席率部驻扎在一个村子里。由于情况紧急,毛主席和十几个同志睡在一个小小的窑洞里。房东大嫂见状,连忙上前抱歉地说:“真是对不起各位首长了,这间窑洞太小了,地方也太窄了。”
毛主席笑着说:“我们队伍太多了,人马太多了,是我们对不住大嫂了!”毛主席用三个“了”对应大嫂的三个“了”,不仅将大家逗得哈哈大笑,也令大家佩服起毛主席吃苦耐劳的品质。
毛主席的节俭,有时候也出乎身边工作人员的想象。比如说这天,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,发现主席擦脸、擦脚使用的都是同一块毛巾,便对主席说:“主席,您怎么能擦脸、擦脚都用一块毛巾呢?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卫生啊?”
毛主席没有回答李银桥的问题,而是问他一句:“你觉得咱们的脸干净,还是脚干净呢?”李银桥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当然是脸干净了,脚每天都要走路,还会出汗,多脏啊!”
毛主席摇摇头,笑道:
“话虽如此,但脚却比脸更辛苦啊。脚每天都要赶路,有时候还会出水泡呢!如果将它们分开的话,就不平等了嘛,脚也是会有意见的!”
李银桥无奈,只好点头答应下来。
值得一提的是,毛主席从不睡软床。不管是条件不好的革命年代,还是日益发展的和平时期,毛主席睡的都是木板床。
1954年的一天,毛主席乘坐专列来到天津视察。抵达天津已经是凌晨1点了,因此工作人员不敢多耽误,直接铺好床让主席睡觉。
谁曾想凌晨两点半左右,毛主席突然对工作人员说:“这个软床我睡不惯,你们帮我把被褥、枕头拿下来,我要打地铺。”工作人员连忙说:“这怎么能行呢!主席您等等,我这就给您找木板床。”
毛主席摆摆手,说:“都这么晚了,不必麻烦了,今晚就这么睡吧,明天再去找。”工作人员见毛主席态度坚决,也不好多说什么,离开了。
“横扫千军如卷席”的毛主席,在生活上不拘小节,而他的一举一动却给人启发。
毛主席为何从不碰枪?
在革命战争年代,毛主席曾提过两个著名的论断,一个是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,另一个则是“党指挥枪”。这两个论断里有一个共同的东西,那便是“枪”。
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尽管毛主席曾提出过这些论断,但他本人却很少用枪,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?
毛主席不带枪的原因,我们无法从他的口中得知,但却可以根据一些事情进行猜测。
首先,毛主席的气质和枪是有些不搭的。
毛主席很喜欢读书,直到晚年,他的床榻上仍有一半的位置是放书的。他擅长从书籍中获取知识,从而增添一份指挥若定的淡然。
其次,毛主席对战友和部下的信任。
红军时期,林总的手下曾缴获了一把造型精美的袖珍手枪,于是当即将其上交给林总。林总考虑到毛主席还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手枪,便将这把手枪送给毛主席。
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,毛主席收到枪后没有开心,而是说:“如果真的到我要用枪的时候,那么咱们红军也就完蛋了!”
毛主席不碰枪或许有不喜欢的原因,但更多是他对战友和战士们的信任。他相信战友们,更相信爱戴他的群众们。因此,毛主席认为自己带枪是很没有必要的。
除了不碰软床,不碰枪外,最后一个令毛主席从不碰的东西又是什么呢?
最后从不碰的是什么?
1927年9月,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江西永新三湾村后,当即在这里对部队进行整编。整编共有三项内容,其中一条便是要建立民主制度,实行政治和经济民主,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?
政治民主包括军事民主,也就是必须要坚守长官不能殴打士兵,官兵要在政治和经济待遇方面处于平等。除此之外,部队还提出“不能谈金钱、不能贪金钱、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”的原则。
规矩制定好后,毛主席更是率先做出榜样,他始终坚持和官兵们吃一样的饭菜,大家吃红米饭,他便吃红米饭,大家吃窝窝头,他便吃窝窝头。
但对于毛主席的举动,有人相信,自然也有人不信。他们不相信毛主席会和普通战士吃一样的食物,因此心中存疑。刚好这一消息被曾志听到,为了验证事情真假,她决定来个“偷袭”。
这天中午,曾志不打招呼就朝毛主席的厨房冲去,掀开锅盖,当即被里面的食物给震惊到了。原来毛主席真的和他们一样,吃着同样的食物,不曾搞过特殊。
也正是有这次“偷袭”,毛主席在战士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。
1941年,爱国华侨陈嘉庚来延安参观。毛主席亲自招待,桌上还有对他们来说很是丰盛的饭菜——豆角、青椒、西红柿和一只鸡。
在饭桌上,毛主席笑着说:“前三种蔬菜都是我亲自种的,至于那只鸡,还是邻居大娘知道有客人要来,送给我的。”最后粗略算了下,这顿饭只花了2毛钱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陈嘉庚在南京做客期间,蒋介石曾花800银元请他吃饭。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2毛钱和800银元相比,一定是800银元获胜了,但结果并非如此。
陈嘉庚说:“虽然国民党花了800银元,但我并没有感到他们的诚意。得天下者,共产党也!”
2毛钱和800银元,其中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。但这种差距所折射出的却是我党艰苦朴素、清正廉洁的作风。从这件小事中,我们也能看出毛主席的廉洁,也能看出他不谈钱的作风。
